• <tt id="02yyy"></tt>
    <li id="02yyy"><tt id="02yyy"></tt></li>
    <tt id="02yyy"></tt>
    <tt id="02yyy"></tt>
  • logo

    CopyrightShineU 2016

    中醫支招:預防疫病從提高免疫力做起

    中醫支招:預防疫病從提高免疫力做起

    中醫認為新冠肺炎屬于“疫病”范疇,病位在肺,基本特點(diǎn)為“風(fēng)、熱、濕、毒、瘀”。尤其在嶺南地區,氣候多潮濕,疫癘之氣容易兼夾濕熱,首先侵襲肺部。南方醫科大學(xué)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梁東輝教授帶領(lǐng)團隊為大家支招,介紹食療方和各種傳統中醫防病方法。

    三道食療藥膳提高免疫力

    1.黃芪靈芝茶

    原料:黃芪15克,赤靈芝15克,大棗15克。

    做法:上藥加水煎煮30分鐘后服用,可反復煎泡代茶飲用。

    功效:補氣強身,扶正御邪,提高免疫力。適用于氣虛體弱、氣短自汗、脾虛泄瀉、食欲不振、反復感冒等癥者。

    2.玉屏風(fēng)茶

    原料:黃芪10克,白術(shù)、防風(fēng)各6克。

    做法:上藥洗凈,加水煮開(kāi),悶泡15分鐘即可,代茶飲。

    功效:實(shí)衛固表,益氣止汗,提高免疫力。用于平素氣虛、免疫力低下、易于感冒者。

    3.五指毛桃杏仁湯

    原料:五指毛桃30~50克,南北杏各15克,豬脊骨500克。

    做法:五指毛桃、南北杏洗凈,用清水浸半小時(shí);豬脊骨洗凈,切塊。把全部材料放入鍋內,加適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,小火煲1~2小時(shí),加鹽調味即可。

    功效:可健脾益氣、祛濕化痰、舒筋活絡(luò )、提高免疫力和強身健體,加杏仁可增強理氣化痰止咳的功用;用于平時(shí)保健,脾氣虛,初起咳嗽有痰,免疫力低下者。

    艾灸預防這樣做

    1.艾灸穴位

    取穴:大椎、足三里

    解析:大椎位于后中線(xiàn)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;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,脛骨嵴外1橫指處,常灸足三里,可健脾益胃,促進(jìn)消化吸收,強壯身體,增強抵抗力。

    方法:施艾條回旋灸法,每穴施灸15~20分鐘,每日灸1~2次,灸至皮膚紅暈或呈鮮紅色為度;亦可施艾條雀啄灸或溫和灸,方法同上;或施溫灸盒灸,每次施灸20~30分鐘,每日治療1次。

    2.熏艾

    燃適量艾絨、艾條(艾葉)熏室內外,熏時(shí)室內適當密閉,1~2天熏一次,每次約1小時(shí)。熏艾有祛邪、除濕、殺蟲(chóng)、除菌之功效。

    抗疫減壓助眠香囊

    梁東輝提供的這個(gè)香囊方,可以抗疫減壓助眠。

    藥物組成:檀香10g、香薷10g、白芷10g、丁香5g、合歡花15g、玫瑰花15g、紫蘇葉10g、琥珀粉2g、薰衣草10g。

    功效:芳香辟穢、安神助眠。

    制法:粉碎成粗末,裝香囊袋,放床頭,一周換一次。

    兩道足浴方用起來(lái)

    1.紫蘇葉足浴方

    紫蘇葉60克,將蘇葉連煮3次,去渣取汁,混勻足浴。每日1次,15-30分鐘。

    2.艾葉足浴方

    艾葉60克,將藥物加入適量清水中煮沸,煮沸20分鐘后,去渣取汁,混勻足浴。每日1次,15~30分鐘。

    四套預防保健操強身健體

    1.摩頭擦體(干?。?/p>

    此導引術(shù)可增強人體衛表之陽(yáng)氣,提高免疫力。

    具體方法為:端坐或盤(pán)腿而坐,搓熱雙手,貼于面部,自下而上,自中間向兩邊進(jìn)行“干浴面”,六個(gè)來(lái)回后,十指微縫貼于前發(fā)際,由前向后進(jìn)行“十指梳頭”,重復6次;再以?xún)烧谱燥L(fēng)池穴經(jīng)胸鎖乳突肌,從頸部?jì)蓚韧浦辽眢w前面,再依次摩擦后背及四肢,每個(gè)部位均重復六次。

    每日可做2~3次。在太陽(yáng)出來(lái)后至正午前完成此導引術(shù)效果最佳。

    2.鳴天鼓

    可調動(dòng)督脈之陽(yáng)氣,同時(shí)祛風(fēng)散寒。

    具體方法為:以雙手緊捂雙耳,將食指與中指重疊后敲擊后腦的風(fēng)池穴,或直接以四指同時(shí)輕拍風(fēng)池與風(fēng)府穴。每次輕敲24下。

    3.八段錦

    八段錦可同時(shí)調整五臟六腑功能,提高身體素質(zhì),增強防病抗病及抗衰老的能力。每日可將全套八段錦完成2~3次。

    4.穴位按摩

    可按摩風(fēng)池、曲池、內關(guān)、合谷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三陰交等穴位進(jìn)行保健,按摩順序為從上到下,每個(gè)穴位每次按摩3~5分鐘為宜。

    暫無(wú)評論

    發(fā)表評論

   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|久久黄色视频二区|三级在线播放试看无码一区二区|国产综合在线观看精品12